当前位置:句子库名言金句内容页

最新的王阳明名言大全(信念的力量王阳明名言)

2023-02-26 11:33:49名言金句访问手机版

1、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,而是要自己去走、去犯错,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2、的确,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,能够灿烂奔放,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,成为行尸走肉。

3、是非,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,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。

4、懂得明哲保身不难,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。

5、弱者制造麻烦、违法闹事,强者动用权力、专政镇压。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,别说法律,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,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。

6、按照常理,即使是同等品级的宦官,地方官也不敢得罪,这一点从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江南织造局总管杨金水(宦官)和浙江巡抚、布政使之间的尊卑关系就能看出。

7、道理人人会讲,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,但不从心上用力,砥砺出不偏不倚、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,即使做同样的事,说同样的话,动作也会走形。毕竟相由心生,情随事迁。

8、在这片废土之上,一眼望去,黑夜漫无边际。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:尚有光明之可能乎?

9、其实,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,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。

10、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: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?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?

11、王守仁和小钱俩人对着竹子,神色凝重地坐了下来,从早到晚,四目圆睁,望穿秋水,尽心竭力地去格其中之理。

12、而这一切的起点,在于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价值判断。

13、人生一场虚空大梦,韶华白首,不过转瞬。池仲容,不是我要杀你,而是你不愿善终,自取灭亡,以至天要杀你,你认命吧。

14、权利和义务的对等,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。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,善恶标准、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,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。

15、明万历年间,内阁首辅王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:当今所最怪者,朝廷认为对的,外界一定认为不对;朝廷认为不对的,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。

16、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,制度是有保质期的,只有不断地修补、革新,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。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,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,但不改则必死无疑。

17、一个人对了,一个国家就对了。你是什么样,社会就是什么样。

18、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: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,从政府到人民。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,只需轻轻一推,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。

19、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,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。一切皆因思想而异。如欲改变命运,首先改变自己。如欲改变自己,首先磨炼内心。

20、可恨之县必有可怜之处,庐陵县天天上演山寨版《一号法庭》,终于激起了江西政坛的官愤:告状对我省而言实属正常,但不事生产,全民告状,这也欺官太甚了吧!

21、读一读苏辙的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,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、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,一个有才华的人,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,甚至是接见,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!

22、人世间所有的战斗,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,都是心战。

23、官场的内耗,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,尾大不掉,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,像吹出的肥皂泡,体积越来越庞大,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,越来越脆弱,然后一触即破。

24、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,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,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。

25、在神州这片土地上,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,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。

26、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,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,不想浑浑噩噩白过一生者,唯一的途径、不二的法门就是去绍兴,去找王阳明——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共识。

27、一个残酷的事实是,没有人可以引领你,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,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。

28、生老病死是自然演变的过程,本身没有痛苦可言。真正的苦,是人不愿去体悟生老病死背后所隐藏的心性命题,从而使其承受了精神与肉体的巨大损耗,永远无法离苦得乐。

29、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,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,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——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
30、心学是教会了很多人使用权术,但更重要的是,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时候不用,这才是它之于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最根本的意义。

31、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、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,抛开制度变革不谈,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:如果体制有毒,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?

32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坍塌后,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。然而,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,也不清楚何种方式恰当,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。

33、一直以来,书都没有错,只是读的人错了。

34、心是宇宙的本体,万物的主宰,安身立命的根据,衡量是非的标准。天地间诸事诸物,举凡纲常伦理,言行举止,成败荣辱,皆不出于我心。

35、无论学术还是事功,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。即使舆论尚有非议,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,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