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感悟佛教语录
1、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。
2、佛语经典语录:不可说。
3、菩萨不与法缚,不求法缚。
4、你随时要认命,因为你是人。
5、经典五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
6、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。
7、今日的执著,会造成明日的后悔。
8、心是心,物是物,心物合一,心物是一
9、人在尘中,不是尘,尘在心中,化灰尘
10、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,属于佛教的大乘
11、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,没有例外的。
12、一切法相本为缘生,缘生之法,当体即空。
13、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。
14、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,不是做给别人看的。
15、一切法相,皆是假名,本来即非,盖生即无生也。
16、若欲无境,当忘其心,心忘即境空,境空即心灭。
17、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,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。
18、切莫刻意的寻求,人人皆由佛性,重在修心和意,而不是外在的
19、参须实参,见需实见,用须实用,证须实证,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。
20、此句出自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”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,尽得禅宗精髓!
21、福报不够的人,就会常常听到是非;福报够的人,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。
22、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,回光自照看,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
23、世间人,法无定法,然后知非法法也;天下事,了犹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
24、全句为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”
25、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,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。因为你自己的内心,你放不下。
26、源自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,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,
27、你永远要宽恕众生,不论他有多坏,甚至他伤害过你,你一定要放下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28、不忍离去,于是留在了地府,并立下重誓:“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,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!”
29、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:有的事可说不可做,有的可做却不可说,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
30、对于生活: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,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;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,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,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、感受,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所以记得佛家的句:一切皆为虚幻
生活感悟佛教语录(二)
1、心非心,物非物,心高于物
2、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
3、在顺境中修行,永远不能成佛。
4、经典二: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?
5、好好的管教你自己,不要管别人。
6、经典六:一花一世界,一佛一如来
7、人生如梦随风散!聚散,喜忧皆是缘!
8、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。
9、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是劝人向善的基础
10、不见一物名为见道,不行一物名为行道。
11、你什么时候放下,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。
12、不宽恕众生,不原谅众生,是苦了你自己。
13、佛法在日用处,吃茶吃饭处,语言相问处。
14、凡夫取境,道人取心,心境双忘乃是真法。
15、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16、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,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。
17、你可以拥有爱,但不要执著,因为分离是必然的。
18、认识自己,降伏自己,改变自己,才能改变别人。
19、根身器界一切镜相,皆是空花水月,迷着计较,徒增烦恼。
20、经典一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
21、不见他非我是,自然上敬下恭,佛法时时现前,烦恼尘尘解脱。
22、别说别人可怜,自己更可怜,自己修行又如何?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?
23、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,亦不起圣解,所谓行起解绝,不令知解才绕心中。
24、这句出金刚经:所有相皆是虚妄;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当作如是观
25、当你快乐时,你要想,这快乐不是永恒的。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。
26、起见生心,分别执着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,修到一念不生之处,即是本来面目。
27、原文应是: 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 出自《华严经》:昔时佛祖拈花,惟迦叶微笑,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,得升天堂!
28、最后送上一段,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《涅盘经》云:「不生生不可说,生生亦不可说,生不生亦不可说,不生不生亦不可说,生亦不可说,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,亦可得说
29、色即是空,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,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,则由事物的共性,因缘关系,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,善恶循环所谓:要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要知后世果,今生做者是
30、佛家讲“色”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,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,而使身心不得自在,使得谈空却又恋空,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,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,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