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名言及解释
1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——解释: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,陶醉在学问里,便忘了忧愁,不知道衰老要到来。
2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,知者乐,仁者寿。——解释:聪明人喜爱水,有仁德者喜爱山;聪明人活动,仁德者沉静。聪明人快乐,有仁德者长寿。
3、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——解释:军队可以丧失主帅,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。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,匹夫之志在己。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。如可夺,则亦不足谓之志矣。
4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—解释:温习学过的知识时,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,就可以做老师了。
5、割鸡焉用牛刀?——解释: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?
6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——解释:早晨学得真理,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。”意思是指“生命不息,学习不止。
7、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!——解释: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,这类的小人,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。
8、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——解释: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,是错失了人;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,是失言。”他认为只有聪明人(知者)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。
9、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——解释: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,日夜不停地流去。
10、君子谋道不谋食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——解释:说一个真正有学问,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,只忧道之不行,不考虑生活的问题;比如耕种田地,只问耕耘不问收获。只忧虑自己的为人,并不担心是否贫穷。
11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——解释:意思是不以向地位、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。所以可以用“文”字作为他的谥号。
12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。——解释:默默地记住(所学的知识),学习不觉得厌烦,教人不知道疲倦,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?
13、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——解释: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,以恩德来报答恩德。
14、朽木不可雕也。——解释: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。亦作“朽木难雕”。亦作“朽木不雕”。
15、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——解释: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,朋友们相互信任,少年人得到关怀。
16、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!——解释: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,这是道德所唾弃的。
17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解释:**主张不同,不互相探讨。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,以道同为原则,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因为彼此**主张不同,就无法互相探讨。交友也是一样,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。
18、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——解释: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,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。
19、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——解释:鸟快要死的时候,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;人快要死的时候,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。
20、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——解释:孔子说:中等资质以上的人,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;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。
21、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——解释: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,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,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。
22、有朋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——解释: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快乐的事吗?
2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解释:学习而不思考,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;思考而不学习,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。
孔子名言及解释(2)
1、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——解释: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,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,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,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,慈惠就能够使唤人。
2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——解释: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,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。这是一种比喻,即如想做好一件事,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。
3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——解释: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,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。
4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解释:君子心胸宽广,能够包容别人;小人爱斤斤计较,心胸狭窄。
5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——解释: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,忧患很快就会出现。
6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——解释:懂得它的人,不如爱好它的人;爱好它的人,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。
7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解释:懂就就懂,不懂就说不懂,才是聪明人。
8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解释: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,安祥而舒泰;小人心思常为物役,患得患失,故常怀忧虑之心。
9、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——解释: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,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。
10、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解释:几个人在一起走路,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。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,对他们的缺点,要注意改正。
11、见善无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——解释:见到好的人、好的事,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,做迟了。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,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,想要立刻离开,避得远远的。
12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解释:到了严寒的季节,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。正如”士穷见节义,世乱识忠臣。“
13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——解释: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,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,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,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。
14、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提手与之言,能无说。——解释:正确的话,能不听从吗?必须认真改正错误,才算可贵。恭顺的话,能不使人高兴吗?
15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解释:有过错不改正,才是真错。
16、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——解释:小事上不能忍耐,就会坏了大事。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,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;匹夫之勇,不能忍于忿,皆能乱大谋。
17、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——解释:人在刚出生时,本性都是善良的,性情也很相近。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,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。
18、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。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!——解释: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;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;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;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!
19、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——解释: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,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。
20、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——解释: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:没有主观猜疑,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,没有固执己见之举,没有自私之心。
21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——解释: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,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。
22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——解释: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怨恨、恼怒,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?
23、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瘦哉?人焉瘦哉?——解释:了解一个人,要看他的所作所为,不仅了解他的过去,还要观察他的现在,这样的话,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