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俯仰天地之间,触目俱浩。瓢有余乐,这意味着良匪矫正。幽哉阳明麓,能忘我老。-王阳明
2、中庸》里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即是良知,无状无态,无前后,无内外,所以勉强只能说为浑然一体。
3、“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” “心即理也。”“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。” ——名言格言·王陽明
4、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,专识见者见其有余。日不足者日有余矣,日有余者日不足矣。
5、政治可以是犯罪的,但永远不会错。江滨眼看武甫就要犯大错了,慌忙假装喝醉,把武甫摔倒在地,咬着他的耳朵,低声说:“书虫,我要输了!”
6、努力学习,就像种树。它的根和芽还没有干。它有茎,但没有枝。树枝和树叶。叶和花坚实。当根第一次种植时,它被耕种和灌溉。别担心。不要做一片树叶。不要想花。不要做决定。猜测的意义是什么?但不要忘记修养的功德,怕。没有树枝,树叶和花朵。
7、大批童子之情,乐嬉游而惮拘检,如草木之始萌芽,舒畅之则条达,摧挠之则衰萎。今教童子,必使其趋向鼓舞,中心喜悦,则其进自不能已,譬之时雨春风,沾被卉木,莫不萌动发越,自然日长月化。若冰霜剥落,则生意萧索,日就枯槁矣。
8、生命的无意义,迫使人去创造自己的意义。不管黑暗多么广阔无边,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光明。
9、悬想何益‘}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没有枝叶花实?
10、过时而赏与无赏同,后事而罚与不罚同。
11、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。
12、在学校里,德性是唯一的东西,而在天资上的差别,无论是擅长礼乐,擅长政教,还是擅长水土种植,都是德性,并且因为它能在学校里有所用处。
13、良知者,孟子所谓‘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 ——王阳明《大学问》
14、饿了吃累了睡,只有这样修行才更神秘。他说他不相信这个世界,但他从外面发现了神仙。
15、山近月远觉月小,便道此山大于月。 若人有眼大如天,当见山高月更阔。
16、王阳明:光不仅在烛上。
17、如果没有舵的船,没有缰绳的马都站不住了,那将会怎样呢。
18、人人都有是非之心,不用思考就能知道,不用学习就能具有,这就是良知。
19、功盖天下而莫之嫉,善利万物而莫与争。
20、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(四句教) ——名言格言·王陽明
21、心是宇宙的本体,万物的主导,安定下来的基础,衡量是非的标准。天地之间的一切,普通的伦理,言行,成败,荣辱,都不在我心里。-王阳明
22、省察与存养本是一物,只是在有事或无事时说法有别。
23、譬之树木,这诚孝的心便是根,许多条件便是枝叶。须先有根,然后有枝叶。不是先寻了枝叶,然后去种根。
24、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,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。些子能得几多,满眼便昏天黑地了。
25、无善无恶心体,有善恶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心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-王阳明
26、文官怕纸上谈兵,懂兵法却不懂实战,导致袁崇焕的悲剧。事实上,在兵部众多官员中,长期以来最重要的是说话的人。-王阳明
27、这颗心是光明的,也复何言王阳明
28、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,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。汝若不厌外物,复于静处涵养却好。
29、多少个不眠之夜,当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,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疑问。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?人生弹指一瞬间,譬如朝露,生若蜉蝣,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每当这个时候,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,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。
30、越不想看书,越要硬着头皮看
31、真知即所以行,不行不足以谓之知。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
32、战争总是血腥而残酷的,而士兵,更不用说身居高位的将军,容易被冲昏头脑。东晋左朝大将司马刘,参战前非常害怕,吃烤肉时找不到嘴,战死沙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