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的名言及翻译
1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.
2、恭者不侮人,俭者不夺人.
3、尽信《书》,不如无《书》.
4、译文】君子不抱怨天,不责怪人.
5、译文】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.
6、译文】天时不及地利,地利不及人和.
7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.
8、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。
9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
10、君仁,莫不仁;君义,莫不义;君正,莫不正.
11、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.
12、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.
13、译文】称一称,才晓得轻重;量一量,才晓得长短.
14、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。
15、译文】忧愁患害足以使人,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.
16、译文】不用圆规和曲尺,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.
17、译文】减免刑罚,减轻赋税,让百姓能深耕细作,早除秽草.
18、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殍,此率兽而食人也.
19、译文】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,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。
20、译文】百姓最为重要,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,君主为轻.
21、译文】尊重有道德的人,使用有能力的人,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.
22、译文】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,思考才能获得,不思考便不能获得.
23、译文】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,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.
24、译文】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,思考才能获得,不思考便不能获得。
25、译文】爱别人的人,会受到别人的爱;尊敬别人的人,会受到别人尊敬.
26、译文】君主仁,没有人不仁;君主义,没有人不义;君主正,没有人不正.
27、富岁,子弟多赖;凶岁,子弟多暴,非天之降才而殊也,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.
28、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,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,罪不容于死.
29、译文】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,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,仍然是一个废井.
30、译文】尊敬我的长辈,从而到尊敬别人的长辈;爱护自己的晚辈,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.
31、译文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,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;自己抛弃自己(对自己极不负责任)的人,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.
32、译文】天子不行仁,便保不住他的天下;诸侯不行仁,便保不住他的国家;卿、大夫不行仁,便保不住他的宗庙;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,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.
33、译文】破坏仁爱的人叫做“贼”,破坏道义的人叫做“残”.这样的人,我们就叫作他“独夫”.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,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.
34、桀纣之失天下也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.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;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;得其心有道:所欲与之聚之,所恶勿施,尔也.
35、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.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.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.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.
36、译文】鱼是我所喜欢吃的,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;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,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.生命是我所喜爱的,义也是我所喜爱的;如果两者不能并有,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.
37、译文】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,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;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,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;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,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.
38、译文】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,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,劳动他的筋骨,饥饿他的肠胃,穷困他的身子,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,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,坚韧他的性情,增加他的能力.
39、孟子(公元前372年―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,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。他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,出生在邹国(今山东省邹城市)马鞍山下的凫村(凫村1960年划归曲阜市)。
孟子的名言及翻译(2)
1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.
2、不挟长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.
3、译文】前进太猛的人,后退也会快.
4、不挟长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。
5、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.
6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
7、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师,惟曰其助上帝宠之.
8、译文】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.
9、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.
10、惟仁者宜在高位.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恶于众也.
11、译文】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,怎么能赶上别人呢?
12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.
13、诸侯之宝三:土地、人民、政事,宝珠玉者,殃必及身.
14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.
15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.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,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.
16、译文】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,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.
17、译文】向诸侯进言,就得轻视他,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.
18、译文】杀一个无罪的人,是不仁;不是自己所有,却去取了过来,是不义.
19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.
20、译文】爱别人的人,会受到别人的爱;尊敬别人的人,会受到别人尊敬。
21、译文】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,这样去统一天下,没有人能够阻挡.
22、译文】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,就会有荣耀;如果行不仁之政,就会遭受屈辱.
23、译文】交朋友时,不依仗自己年纪大,不仗恃自己地位高,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.
24、译文】交朋友时,不依仗自己年纪大,不仗恃自己地位高,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。
25、译文】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,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,威武不能屈我的节,这样才叫做大丈夫.
26、译文】贤能的人,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;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。
27、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.
28、译文】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,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.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,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.
29、译文】天降生一般的人,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,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,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,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.
30、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.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.
31、译文】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,别人才侮辱他;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,别人才毁坏它,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,别人才讨伐它.
32、译文】丰收年成,年青人多表现懒惰;灾荒年成,年轻人多表现强暴,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,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.
33、译文】行仁政的就有很帮助,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.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,连亲戚都反对他;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,全天下都归顺他.
34、译文】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。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。
35、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,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, 便是「天」, 「天」表现于人, 便是「性」。人苦能有足够修养, 便能知天, 达致「天人合一」。
36、译文】君子有三种乐处,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.父母都健康,兄弟没灾患,是第一种乐趣;抬头无愧于天,低头无愧于人,是第二种乐趣;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,是第三种乐趣.
37、孟轲的性善论是他“仁政”学说的基础,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。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,人生来就具有“善端”,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。这些“善端”是天赋的,为心中固有的。因此,又叫“良知”。
38、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,约在祖辈时迁于邹。三岁时,他父亲孟孙激去逝,全靠母亲仉氏教养。史书中记有孟母三迁教子、断机喻学的佳话。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,15岁左右,他入学读书,“受业于子思(孔子之孙)之门人”,上承孔子、子思之学。
39、译文】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,妨碍生产,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.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,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.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,木材也会用不尽.粮食和鱼类吃不完,木材用不尽,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.
孟子的名言及翻译(3)
1、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.
2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3、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.
4、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.
5、说大人则藐之,勿视其巍巍然.
6、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.
7、权,然后和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.
8、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(n^u).
9、译文】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.
10、译文】人要有所不为,才能有所为.
11、译文】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.
12、杀一无罪非仁也,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.
13、译文】穷困便独善其身,得志便兼善天下.
14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.
15、译文】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.
16、译文】搞好耕种,减轻税收,可以使百姓富足.
17、译文】完全相信《书》,那还不如没有《书》.
18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.
19、说诗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.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.
20、译文】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,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.
21、可以养妻子儿女,好年成能丰衣足食,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.
22、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.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.
23、译文】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,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,下
24、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.
25、译文】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它一天,又冻它十天,没有能够再生长的.
26、贼仁者谓之“贼”,贼义者谓之“残”.残贼之人谓之“一夫”.闻诛一夫纣,未闻弑君也.
27、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.
28、译文】贤能的人,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;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.
29、译文】诸侯的宝贝有三样:土地、百姓和政治,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,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.
30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心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.
31、译文】解说诗的人,不要拘于而误解词句,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.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,这就对了.
32、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.父母俱在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之,三乐也.
33、译文】为争夺土地而战,杀死的人遍野;为争夺城池而战,杀死的人满城,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,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.
34、译文】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,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;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,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.
35、译文】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,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,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,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,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.
36、译文】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,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.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,就会胡作非为,违法乱纪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.
37、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,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「四端」, 孟子称之为「尽性」。「尽性」的修养, 培养出浩然之气, 使人成为「富贵不能淫, 贫贱不能移, 威武不能屈」的「大丈夫」, 再以「心志统气」, 控制自己的情感, 便能成德。